鋼琴冠軍忘我演繹經典 評委落淚觀眾震撼

2009101310:00



10月11日在紐約進行的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決賽,7位選手獲獎。
他們是(左起) 優秀演奏獎獲得者劉倩芸、宋沛樟和陳永禎,
金獎武曉鋒,銅獎倪海璁和林品安,銀獎許書豪。(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鋼琴冠軍忘我演繹經典 評委落淚觀眾震撼

【大紀元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小凡紐約報道)10月11日曼哈頓,短短5個小時的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決賽,9位選手詮釋經典音 樂大師巴赫和貝多芬的曲目,有的選手們在全心投入的演奏中有淚在眼眶中打轉,評委們也表示自己被深深感動,傳統音樂回歸的震撼更是感染格羅德‧林奇劇院所 有的現場觀眾。

在傍晚的「明日之星音樂會」演奏會後揭曉了大賽獲獎名單,金獎武曉鋒,銀獎許書豪,銅獎為倪海璁和林品安,優秀演奏獎為劉倩芸、宋沛樟和陳永禎。

評委主席馬常子女士說:「整個比賽水準比去年要高,參賽者都是很有經驗的演奏家,都比較成熟。我們的宗旨就是回歸正統的文化,正人心。」這番話,也是對現場觀眾在決賽時分的鴉雀無聲的仔細聆聽,以及每一位選手曲終時所給予的熱烈掌聲的總結。


2009「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金獎得主武曉鋒在演奏中。
(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金獎得主:《熱情》平和中再現震撼

金獎得主武曉鋒覺得一個好的音樂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放下自己,心平氣和。他表示也正是因為他感覺今天放下了自我,所以才更好的演繹了貝多芬的高難度作品《熱情》,同時他還在彈奏時候因為意境而落淚。

他 說自己是抱著嚴謹的態度去詮釋貝多芬著名的57號F小調奏鳴曲《熱情》,「我不會輕易加上或減去一些東西,包括速度、力度和節奏的變化,都是儘量按照嚴謹 的、德奧派的貝多芬精神去演繹。放下自己後,心平氣和,讓樂曲帶領自己,面對高難度的技巧,反而會鬆弛很多,會更加平和,這反而會成為一個突破。」

「《熱情》這首曲子,在那樣一個年代被寫出來,真的是像一個炸彈一樣,非常的震撼。就算現在人們都已經熟悉他了,我還是儘量回歸到當時的意境上去。」

相信音樂大師經典來自神的啟示

在 巴赫的《夏康舞曲》武曉鋒也用了同樣的表現,「當然還要看這種表現是否恰當,演奏者應該是把作曲家放在第一位。」他表示巴赫樂曲表現的是對神的歌頌讚美和 崇拜,因此才會如此美麗動聽,他的這首小提琴代表作由鋼琴大師布梭尼加入了許多鋼琴絢爛的技巧,但他在演奏時,不會像一些鋼琴家那樣眩技,而會尊重作曲家 的本意。」

武曉鋒相信音樂是神傳給人的,「比如海頓在兩個禮拜中就創作出那樣大部頭的作品,那一定是來自於神。」學習古典音樂20多年的他 認為,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征服樂器和理解音樂對自己都是一個挑戰,需要很多的付出與耐心,很多時候有放棄的想法,而每當此時,如果能把自己放下,把音 樂放到高處,就會發現又能做到了。」

銅獎得主:用平靜的心與作曲家心靈溝通

倪海琮在決賽選彈的是貝多芬最精妙的奏鳴曲之一、高難度的作品「黎明」。他認為他成功的關鍵就是「平常平靜」,「保持一個平常平靜的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他舉例說,最近在德州的Van cliburn鋼琴比賽上一個盲人得到了鋼琴金獎,「我覺得他的心和別人是不一樣的,他是抱著一顆最平常的心來參加比賽,也能靜下來,他用他的心靈在體會。」

「那 是交流,和音樂家的交流」,倪海琮說,「如果真正用心靈去彈奏的話,你實際上可以與那個作曲家有交流。」比如說「黎明」譜中的休止符,他聽過很多人的演 繹,「甚至是很有名的鋼琴家都可能太過於注重那些跑動的句子,不是很在意這個休止符。但是我覺得這個休止符其實是一種呼吸,一種氣息,我也覺得這是貝多芬 所要的。」

《黎明》這首鋼琴奏鳴曲於1804年夏季定稿完成,是貝多芬最精妙的奏鳴曲之一。此奏鳴曲廣為流傳的別名是《瓦爾德施泰因奏鳴 曲》,擺脫了貝多芬慣用的光明與黑暗的對比,而在三個樂章的順序中揭示了陽光下大自然的風景詩趣。馮‧瓦爾德施泰伯爵曾在給予貝多芬的紀念冊上寫下贈言 「把莫扎特的精神從海頓手上引接過來吧。」


2009「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銅獎得主倪海琮在演奏中。(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評委:得獎選手表現感人

這次大賽的評委劉紹珊介紹說,「金獎得主武曉鋒看得出在鋼琴的閱歷上已經很深,和別人不一樣。他對自己所有詮釋的東西都很細膩,每一個音樂的線條,不僅整齊,而且每個都設計的很好,然後從他手指所宣泄出來的,都是很自然的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配合他豐富的演出情感,將所有的評委都震動了,非常感人,非常感動。」

另一位評委姚女士則表示,「我們一直認為那個冠軍得主的《d小調夏康舞曲》彈的非常感人,一氣呵成,很能感染人。我們評委很高興,也都很感動,有的甚至都流淚了。」

劉紹珊稱讚倪海琮彈的貝多芬的《黎明》,「圓潤中帶有飽滿,非常溫潤,不讓人感到急躁,每個音調也都在他的算計之中。而很多人彈奏這個曲子都像開機關鎗。」


2009「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評委劉紹珊。(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觀眾:回歸正統文化會使人醒悟

一位法拉盛的居民吳先生在觀看了鋼琴大賽後感慨良多。他說:「新唐人9個大賽裡面有包含著西方文化的大賽,我覺得實際上是傳達了一種信息,我們人類的文化是一個整體。不管是東方也好,西方也好,是一個整體。」

「古典音樂裡面,貝多芬有很多在靈感狀態下創作出來的樂曲,巴赫也寫過很多宗教樂曲,而古典文化和人類的一種自然心態是相關的。」

「如果東西方文化最頂峰的一天到來,我們的人類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人類的道德也不是這個樣子。環境,資源都不會是現在這樣的。今天的人類其實已經是在走下坡路了。現在在回復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能使人們得到某種醒悟,應該怎麼做。」

「我感覺到他們在舞台上,並不是在比賽,而是完全投入在裡面,充分表現著古典作曲家的音樂中所要表達的東西,很投入。在他們專心致志,彈得很快的時候,或者是思想很集中的時候,他們有那種能量散發出來。其實他們是在用鋼琴說話,在表達給你聽。」


一位法拉盛的居民吳先生在觀看了鋼琴大賽後感慨良多地說,
新唐人九大賽也包含著西方文化,人類的文化是一個整體。(攝影:李新/大紀元)

決賽選手意境深遠技巧高超

今天是比賽的第三天。比賽進入決賽以後,對於傳統鋼琴曲的詮釋,選手技巧固然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對曲目內涵和意境的展現。

在 這方面,每位選手都展示了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人生的理解,並將自己獨特的風格融合於自己所演奏的曲目之中。在選手演奏樂曲過程中,整個劇場寂靜無聲,只 有清亮,帶有穿透性的音符瀰漫在整個劇場。選手們在舞臺上躍動的十指,彈奏出一個個高難度的音符,觀眾,選手甚至評委都為不同的選手所營造出的不同的意境 而感動。

這次決賽中,有選手選用了難度較高的曲目,比如貝多芬協奏曲Op.57《熱情》作為自選節目。還有選手選用了更高難度的貝多芬協奏曲Op.53《黎明》。

在彈奏規定曲目巴赫-布梭尼《D小調夏康》的時候,每位選手的呈現多彩,在細節的處理上甚至差異很大。第一位出場的選手劉倩蕓在演奏這首曲目時以很強的重音開場,顯示出一定的氣勢,而第三位出場的選手武曉鋒就以中等強度的音點開始他的演奏,給觀眾以柔和的感覺。